上海大学博物馆(筹) 郭骥
城市的历史很悠久,中国城市近现代化的历程却不长远。然而即便在这短暂的时光中,变迁仍是巨大的。城市建筑,逐渐变为需要保护的城市遗产;城市文化,逐渐演绎成昔日的经典辉煌。租界对老城厢的包围,上海的外滩是其建筑文化的巅峰。石库门理念的开创,新里的革新,最终与洋楼一起沦为屈指可数的保护建筑。所幸老工业厂房,假借着创意园区的外套,支撑起虚弱的骨架。文学里没有了市井生活,电影里没有了城市的五光十色,戏台换作舞台,只有收音机里偶尔可以听见咿咿呀呀那三十年代的歌声。
博物馆,曾经的艺术品殿堂,逐渐被认为也是可以为城市保存记忆的地方,当成一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名片,于是无意中担负起城市文化传承者的重任。或许二三十年后,过去鳞次栉比的里弄房屋,彼时只能在博物馆中看到些许朦胧的身影。“一个城市的综合性比较强的博物馆能形象、生动地展示这个城市走过的历程,如果有一些专题和行业博物馆来辅佐,博物馆展现历史的作用将会更为全面。”(黄振平《博物馆:城市记忆、标志及通向未来的文化桥梁》)
目前相关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已有诸如博物馆与城市形象和地域文化(如孙毓《城市博物馆地域文化展示浅析》)、博物馆与城市建筑和遗产保护(如苏东海《城市、城市文化遗产及城市博物馆关系的研究》)、博物馆与城市教育和社区文化交流(如毛胤云《浅析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建设》)、博物馆与文化生态平衡(如刘卫华《博物馆与城市文化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通常从两个层面对城市博物馆加以阐释。
一是强调城市博物馆有责任保护城市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东海先生提出,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对抗性关系,但同时城市建设与城市博物馆之间又具有和谐关系。虽然展现城市文化最好的展厅似乎应该是城市本身,类似于多伦路、思南路这样的文化街区,然而与古老的民族文化千百年的延续相比,城市发展对文化造成的破坏性更大。如果说民族文化的变迁是对文本的编辑,那么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便是文档的覆盖。旧有的文化经过了复制替换,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高耸入云的钢筋水泥和一堆残存的瓦砾。日新月异容不得流连徜徉,有时不得不采取抢救性的保护。如果能够及时完整地保存下一座城市的精华,那么即使城市不断发展,其足迹仍然能在博物馆中追寻。
二是预测博物馆将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博物馆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向心力,可以对一定区域范围的民众产生凝聚力,成为本区域内生活和文化交流的组成部分。例如社区,就是一个较小的拥有共同文化的区域。刘卫华先生认为,在城市这样一个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中,博物馆起着调整文化生态平衡的作用。具体而言,博物馆能够改善文化氛围,形成文化生态群落,提高文化消费层次。因此,在陈列主题上,博物馆需要强调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不仅表现在民族文化,或是跨国界、跨民族的全人类的文化认同上,也包括各级别区域对于自身的文化认同。有观点认为,博物馆在社区中的作用将替代教堂,这是宗教中心向文化中心的转变。城市博物馆是否能够达到这一目标,恐怕取决于其与城市文化的融洽程度。或许在若干年后,博物馆不再是单纯收藏、研究、教育的场所,而成为一个活动中心、一个文化符号。
事实上,博物馆确实正在向小型化、简单化、普及化的方向发展。从卢浮宫到故宫,那是博物馆艺术的圣殿。而今某个临近边境的小村庄,也可以寻几件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生活用品或是动物标本,制作一个博物馆的小型陈列,成为村社文化的中心。那么这是否预示着大中型博物馆的衰落?当然不是。各种级别的博物馆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辐射范围,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博物馆,主要为社区居民服务,而区县、省市乃至国家级的博物馆,其辐射面将更为广阔,成为各自区域内市民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吸引外来参观者文化旅游的亮点之一,兼具文化消费和文化旅游的双重功效。以上海为例,目前上海有一座艺术类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一座展示城市历史的在建博物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还有反映各区历史文化的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以及一大批名人故居纪念馆等,共同组成城市博物馆的不同层次的博物馆序列,影响各自文化辐射范围内的社区市民。
本文重点关注的高校博物馆,则是博物馆界的特殊群体。由于高校通常建在城市之中,因而高校博物馆也往往同城市文化密不可分。当博物馆以几何级数增长的年代,城市中的高校博物馆在面对城市的发展时,究竟该做些什么呢?
根据上海大学博物馆的设想,其主题将提炼上海区域文化的精髓,致力于表现这座城市的精神。以上海地方文化作为陈列主题,不但紧扣上海城市的脉搏,与上海地域文化息息相关,更同上海大学的校名相匹配。
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长江下游,也就是今天环太湖流域的江浙沪地区,远古文明的发展就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尤其是著名的良渚文化,诞生了目前已知我国最早的城市,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渚文化遗址和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表现。步入近代,西方文化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在此交汇,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融会了吴越文化等中国其它地域文化精华的“海派文化”,因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上海城市特征,为海内外熟知。海派京剧、海派绘画,还有更多的海派建筑文化、舞台文化、音乐文化、饮食文化等等,将“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又见证了我国城市近现代化的进程。
上大博物馆希望展示的,即是上述两个主题。其内容既因有精彩而神秘的史前文化而具有历史凝重感,又因“海派文化”所具有时代性而体现出强烈现代感。
上大博物馆的主题相对更为贴近“城市”,这也是在为保存上海文化作努力。不过,其他任何一座位于城市的博物馆,也都与这座城市的精神密切相关,属于城市文化的一个部分。高校博物馆,不可避免地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因此不能脱离这座城市的精神,也不能遗忘城市的本质。高校对于所在区域文化的影响作用,应当远远超过社区。当高校破墙向社会开放时,已然成为周围社区共同的文化中心。目前部分高校的校园及其文化娱乐场所已经开始对外开放,担负起社会责任,而此时的博物馆也理应成为文化活动的一个平台。
作为城市博物馆的一员,高校博物馆应当意识到发展方向。根据苏东海先生的总结,北京的博物馆的发展有三个趋势: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社区化、小型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快速上马——这其实也符合其他城市博物馆的特征,可作为城市中的高校博物馆发展的参考。首先,上海现有的高校博物馆,其陈列主题大多与本校优势专业一致,由于高校的专业涵盖范围多样,一般都能做到与其他高校博物馆、行业博物馆互有侧重,因此要实现多元效果相对较易。其次,面对大量新生的中小型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的观众群体不只是周边少数的社区,而应将辐射范围扩大。相比小型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高校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群众基础,提升关注度;相比大型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的展陈模式较为灵活,如能依托高校专业研究优势做到深入浅出,就更易于贴近市民生活。再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当前文博界的热门议题,事实上将非物质文化纳入收藏和陈列内容,对于以研究为重心的高校而言,挖掘收藏内容背后更深层次的非物质的文化资料并非难事,只是如何有效地加以陈列,是值得讨论的。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虽然高校博物馆面向整个社会开放,为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服务,但仍要重视学生及其家长,将他们置于观众群体的重要地位。博物馆接待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必须有的放矢,既可接待学校为单位的集体参观,又可吸引家庭为单位的个人参观。寓教于乐的普及教育,需要在陈列和宣教方面加强与参观者,尤其是市民家庭的互动交流。
同时,作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未来的博物馆不是单纯的教育基地,而将具备文化消费和文化旅游的身份。除了精彩的展品和陈列外,舒适的参观环境、丰富的交流活动、完善的服务设施是持续吸引观众的必备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博物馆需要做的不仅是保存,还要有研究,不仅在记忆旧有的文化,还将为参观者诠释文化的未来。文化是流动的、变化的,当代的文化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可能成为未来历史的关注点。博物馆的目标,是要让观众了解过去,更要汲取其中的精华,展望未来。单纯收藏而没有研究和教育功能的博物馆,已不能适应城市文化的需求;促进与市民的文化交流,正是诠释未来的途径之一。
综上,高校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中的一员,面对城市的高速发展,其自身发展也拥有极好的契机。高校博物馆不能封闭自我,而应融入城市文化圈,立足自身科研优势,保存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服务城市文化建设,丰富市民生活。一座与城市文化生命紧密相连的博物馆,只有前瞻性地关怀着城市文化发展未来趋势,才能成为极具文化向心力的公共文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