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0日,由上海大学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和大连714志愿会·鸿胪书库共同发起的纪念唐鸿胪井碑建立1310周年主题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在大连召开。
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包括《唐鸿胪井碑·文献资料总汇》(以下简称“《总汇》”)首发、唐鸿胪井碑研讨会和唐鸿胪井碑建立1310周年纪念碑奠基仪式。全国多家院校和唐鸿胪井碑研究专家学者、志愿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总汇》主编段勇表示,该书编写历时半年,汇集了1310年来关于唐鸿胪井碑的各类文献资料,得到全国众多专家学者及志愿者的大力支持,鸿胪书库为本书贡献了大量在国内外搜集而来的珍贵原始图片和资料。《总汇》将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参考和研究素材。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以国家主导、民间助力,为国宝回归铺一条快速路。
研讨会上,段勇首先作《唐鸿胪井碑及其研究成果简明报告》,对《总汇》编辑发布过程进行了说明,同时阐述了唐鸿胪井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大家研究流失海外文物提供了依据。大连大学鸿胪井碑研究会会长田晓潮,海城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姜学东,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志刚,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收藏家王锦思,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徐学琳,国家一级导演、大连文化学者杨道立等专家学者分别作精彩发言,围绕唐鸿胪井碑的历史意义、保护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为唐鸿胪井碑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活动后,与会嘉宾在大黑山点将台举行唐鸿胪井碑1310周年纪念碑奠基仪式。大连714志愿会会长、《总汇》主编姬巍表示,经历十年的准备,《总汇》在唐鸿胪井碑建立1310周年之际成功发布,也是为大连“国宝”的回归发出大连声音,希望通过民间的努力,继续致力于唐鸿胪井碑的研究、保护和宣传工作。
在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专业团队的持续努力和社会各方大力支持下,上海大学中国海外文物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收藏唐鸿胪井碑资料和研究唐鸿胪井碑的最重要机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