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践 | 21级文博专硕博物馆实习展评集

2022-12-16 17:30:41     浏览量:   

张书良
杭州博物馆 “行在山水间”



去之前已经听到了关于这个展览各种各样的传闻,真正到了现场,种种预期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显得相当生动。


在我看来,展览非常好地实现了目标,即通过考古发现,呈现杭州城市肌理的变迁,并对演变与成形的原因作出解释。第三点尤其关键。策展人提出了两大主要影响因素,即地理特征和皇权规制,在此基础上将城市还原到特定的时空情境中,构建出杭州城市演变的动力机制。


沿着“因果链”的方向深挖,当“因”前进得越远,“果”涵盖的也就越多;而展览的特征便在于直观性,重点在于描述与呈现,而不是某种“深层意义”的直接给予。这就带来了遗址解读部分巨量的信息。遗址的丰富内涵难以通过展厅能够容纳的文物与图片进行充分的呈现,而不得不诉诸文字——这也带来了一些观众的指摘,他们认为这样的形式并不适合展览。从我的观察而言,甚少观众会对这些文字抱有充足的耐心。


我认为,对于完整的叙述而言,这样的文字是必要的。但在我个人观展过程中,不免感觉到这部分内容仍缺乏一定的指示性——“考古报告”式的摘录与汇总让人难以“自下而上”地明见过程,而不得不结合那寥寥几句总结性文字来进行反思。同时也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策展人是否在讲一个文物展品“讲不了”的故事?


另一处中意之处是展览情境的开放性。“再现”与“再想象”并不是简单并列就可以的——唯有对“再现”予以解释,将现象提炼成规律,“再想象”才可以有充分的基础。基于前述的思路,这个展览也基本实现了这样的连贯性。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的反复转换非常值得回味。





练文婷
金庸展




展览分四个展区,分别是“大侠足迹”“金庸的武侠世界”“影视和文娱世界的金庸现象”及“百年一金庸”,整体脉络清晰,展陈形式多样,展品多达300件,包括金庸先生本人珍贵手稿、画作、早期流通的小说版本、照片、影视剧周边及先生的私人物品等。展览里让我印象深刻的有复刻小说里的“珍珑棋局”、巨型大雕等,展览还设施有多个互动展区,打造了影视剧中的武侠场景和道具:寒玉床、绿竹巷、华山论剑等,观众可以尝试抚琴,穿戴剧中的武林高手的装扮,感受主人公们闯荡江湖的快意恩仇,也可以在游戏互动区域,模仿“降龙十八掌”,体验武学中的巅峰绝艺。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金庸先生除《越女剑》以外14部小说的首字合称,他的武侠小说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他描绘的江湖充满“情”与“义”,他塑造的“侠”,拥有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展览满足了武侠迷的期待,也展现了金庸先生的匠心,更贴心的是在展览的出口,特别设置了引导牌,可以去图书馆二楼金庸著作阅览室阅读。






金雨欣
浦东美术馆 《徐冰的语言》




2021年12月24日,徐冰大型个展“徐冰的语言”在浦东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作品囊括了版画、素描、装置、文献记录、手稿、影像、纪录片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现了徐冰大量经典代表作。


在徐冰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他对于生命本身的思考和对艺术本体、艺术本质以及人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于语言的研究和把握:通过解构和重建语言,可以发现徐冰对自然世界、生命本质、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深入认识与思考。


我将介绍几件我印象深刻的装置。


《转话》:徐冰《转话》进行了不同语言间转换的可能性及程度的实验。他选择一篇中文文章,将其翻译成英文,又由英文翻译成法文,以此方式再译成俄文、德文、西班牙文、日文、泰文,最后翻译回中文。最后将前后两篇中文做对比,看看与原文的出入有多大。


大部分的学生在写论文时都尝试过将中文转英文再转中文以降低查重。因此,我在看到《转话》这件装置时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



《地书》:这是我从萌生与看展的念头到抵达美术馆的全部过程,灵感来源于徐冰的《地书》。徐冰认为由标识文字系统组成的《地书》,不管你是什么文化背景,讲何种语言,只要有当代生活的经验,都可以读得懂。而《地书》也是“徐冰的语言”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





《凤凰》:展览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凤凰》,其制作材料取自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废料。这些建筑废料使《凤凰》得以诞生,而《凤凰》又使这些建筑废料得以重生。废铜烂铁和威严的凤凰、现代化材料和传统形象,徐冰用看似矛盾的部分组合成了独属于他自己的语言。




《凤凰》



孙菲菲
浦东美术馆




距离参观浦东美术馆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但翻开相册,“徐冰的语言”一展依旧能给我震撼。一卷天书,悬挂在半空,巨大的篇幅,整齐的文字,让人想去阅读,却又难以阅读;两只凤凰,破旧荒芜,又透出凌厉的钢铁美感,细看细节——废旧轮胎、防雨油纸…让人延伸到对工业社会的思考;引力剧场的语言漩涡,被吸入镜面地下,把它扩展到了另一个空间,震撼人心,让人久久停驻。这三件展品的体型,在视觉上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庞大,给人夺目的冲击感,但它们的内蕴,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生活、社会发展,让人绝不只是浅显地“哇”一声就结束;它们包蕴万象,总能让我想到这件展品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王秋逸
浦东美术馆、西海岸美术馆




去浦东美术馆赶上了“徐冰的语言”和“徐冰:引力剧场”的最后几天,现场观看还是很震撼的,一层到三层的引力剧场从不同的角度看都有不同的收获,“英文方块字书法教室”的互动非常有趣,逛累了可以去坐着写写字,放松一下。虽然对徐冰老师久仰大名,但是我对他的作品之前了解的不多,这个展将他几十年间的近20个作品一起呈现,既能够对艺术家的风格有大致把握,从这些作品中也能看到很多传承与创新的地方。像“背后的故事”用废弃物作为创作材料,通过灯光调节呈现中国画的效果;“汉字的性格”动画短篇探讨汉字对中华民族性形成的影响,从古至今,一脉相承,非常流畅;“芥子园山水卷”用文字组成山水画,体现艺术家对“书画同源”的理解,不仅在笔法风格上,还有符号学层面的联系……这些都是让我眼前一亮,又印象深刻的作品。



“动感视界:来自泰特美术馆的欧普与动态艺术馆藏”,整个展厅有11个空间,展品非常丰富,刺激眼球,即使对欧普艺术(Op Art)无多大了解,一路看下来也是场视觉盛宴了。“乐趣与智慧:意大利当代设计”整体就是FUN,无论是展厅色彩,展品甚至墙上的字体都很有乐趣,也许是因为展品大多在诞生之初是可售卖的商品,给我感觉也更加活泼且有亲切感。

坐落在陆家嘴中心,黄浦江边的MAP,有不少视角绝佳的地点,比如二、三层的镜厅,大玻璃窗和顶层露台,可惜去的时候是一个阴雨天,东方明珠也只能看到最底下一颗球。下次要天气晴朗的时候再有机会去,逛完展在露台餐厅吃个饭看看夜景,或是去滨江走走,伐要特色意呀~



参观西岸美术馆的又是阴雨绵绵的一天,这回换了一截黄浦江,周围视野更加开阔了。但是,相比浦东美术馆100元一天的通票,西岸的三个展都是需要分开购票的,更别说周边的余德耀美术馆、油罐艺术中心啦!


我们这次看的是《她们与抽象》临时展览,顾名思义,展览的主题是关于抽象艺术和女性家的,展览以时间性的方式展开,展品涉及绘画、舞蹈、摄影、电影等多个领域,并涵盖了不同流派,展览同时想体现抽象艺术中的中西对话的元素(这里没有深刻领悟到)。展览在几件关键作品旁边都设有语音导览二维码,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理念。最后,这个展览的空间感和灯光很好,可以找到非常舒适的观看节奏。






上一条:年度回顾 | 上海大学博物馆的2022

下一条:研学实践 | 在博物馆实习是什么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