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上海大学博物馆举办“都市文化与海派话剧”专题讲座

2025-06-10 20:46:50     浏览量:   



2023年6月5日下午,上海大学博物馆特邀上海戏剧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赵骥教授,以"都市文化与海派话剧"为主题,聚焦上海作为中国话剧发源地的独特地位,通过丰富史料与生动案例,揭示了传统戏曲与西方话剧碰撞融合的历史脉络。

从“舶来品”到本土化,海派话剧的形成因上海一隅“华洋杂处、商业土壤、学生演剧”三大特质,成为话剧落地生根的关键。赵教授对比了圣约翰书院1899年课堂演剧与租界ADC剧团的差异,梳理了1915-1939年新世界、大世界等游艺场的话剧生态。赵教授指出:“笑舞台的《张欣生》、钟社的《马振华投江记》等‘实事剧’,通过低廉票价和市民题材,将话剧受众拓展至中下层。而绿宝剧场采用剧本制改良文明戏,实为职业化与艺术性的平衡尝试。”

讲座现场,赵教授还分享了从《申报》广告中发现的珍贵细节——1921年汪优游《华奶奶之职业》失败后,最终重返大世界与滩簧演员王美玉合作,印证了市场选择对艺术形态的塑造力。本次讲座系博物馆月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上海大学博物馆研究院郭骥表示:“赵骥教授的研究打破了艺术史与城市史的界限,未来将持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播。”

上一条:活动回顾 | 上海大学博物馆举办《无问西东》放映会 策展人揭秘展览背后的文化故事

下一条:活动回顾 | “童声童趣•小小方言传承人”主题游园会圆满举办——70余组家庭共赴上海方言文化亲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