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晚,博物馆再次开启“奇妙夜”活动,校内外23名观众,成为第二批进入博物馆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库房的幸运儿。
首先,曹默老师向观众强调了进入动物标本库房时的注意事项,介绍了博物馆库房工作的基本情况和安全准则。

随后观众进入库房,近距离地感受了野性的呼唤和生命的细语。
库房参观结束后,观众们在孙正夷老师的指导下,用黏土和毛毡制作仿真动物玩偶,创作了一只上大博物馆限定款的神奇动物,拥有了一段博物馆奇妙夜的独特记忆,同时促进了保护动物的意识。




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定于每年 4 月 8 日,旨在提高公众对珍稀动物保护的意识。以博物馆动物标本库房中的獐为例,早在新石器时代,獐就广泛分布于上海市郊,但随着人为猎杀和城市扩围,獐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在20世纪初,野生獐就在上海绝迹了。直到2007年,上海从浙江引入17头成年獐,在松江辟出涵养林,模拟半自然生态环境,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獐才得以重归故里。希望通过举办“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提醒观众别等动物“珍稀”了才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