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0月23日晚6点,上大师生、校友、博物馆爱好者齐聚上大博物馆,开展波斯菊绒花制作的社教活动。
此次活动是上大博物馆“一期一花”系列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也是1920年代上海大学校庆日的主题活动、溯园建成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以及2023级上大文博专硕实习项目。活动由博物馆馆员曹默老师主持,孙正夷女士担任活动指导。来自文学院、文信学院、机自学院、力工学院、管理学院、电影学院等校内外的近二十名观众,深入体验了绒花制作和珠绣工艺。

首先,孙正夷老师介绍了绒花工艺在服装、配饰上的应用以及常见的制作手法,并展示了数个精美的绒花样品,其精巧细腻的工艺令在场的参与者们赞叹不已。

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开始进行波斯菊的制作。

接着,将压扁的绒片剪成波斯菊花瓣的形状,围成半圈缝在毡片上。

下一步就是为花心缝上装饰的金珠。这种珠绣工艺在博物馆藏的海派旗袍上也能看到。

最后,用金属丝和绿色串珠做好花茎缝在毡片上,背面贴上垫片就完工啦!

做好的波斯菊绒花可以作为装饰点缀在衣服或者包包上。


此次活动恰逢霜降节气,正值1920年代上海大学成立纪念日,又遇上海大学菊花节即将开幕之际,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热情赞誉,也是对上大英烈的崇高致敬,如同一股清流,流淌在校园文化的脉络之中。活动让观众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与校园文化的厚重。活动的尾声,参与者们纷纷表示,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持续举办,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与校园生活的完美融合。在充满成就感的氛围中,大家合影留念,记录下这难忘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