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徂东

2020-08-04 10:22:27     浏览量:   

近代德国与中国的渊源,可溯至耶稣会士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这位两朝“通玄教师”影响所及,也绝不仅止于宗教和格致两端;其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昭示着东西方欲臻于“心同理同”之境,道路艰难而漫长。

事实上,汤若望的后继者们一直生活和工作在清廷首都。直到1838年,道光皇帝下令驱逐所有传教士,最后一位西洋人毕学源(Gaetano Pirès Pereira,1763—1838)亦在同年病逝于北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怀疑论显然占得上风。

然而,两年之后就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会通”破灭,“超胜”登场,不过只是西洋人的独奏。1861年,德意志诸国迫使清廷缔结通商条约。随后各路德意志人纷至沓来——外交官、传教士、商人、学者、记者、作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不同侧面的中国,保留了德意志人来华的心态、对中国人的观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判断。这里所展示的主要是从德语游记中辑出的图片,是一百多年前德国人眼里的中国,其中不乏当年的上海映像。

本次展览不是中德关系史的全面展示,而是从一个视角呈现七十余年中德两国间交往的面相。这一交往既有血与火,也有互惠互利;既包含着思想的输入,也包含着技术的引进。这一过程无疑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展示上海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上海大学博物馆的宗旨之一。本次展览中有相当部分的图片记录了晚晴时期的上海,反映了一个不同于中国人、也不同于英国人和法国人记录的另一种上海形象。希望师生们能从多元的记录中,看到一个多元的上海。



上一条:上海大学艺术邀请展

下一条:大德中国 海上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