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年轻人 | 从台前到幕后

2022-11-18 20:43:56     浏览量:   


实习的日子,生活变得很规律。每天的两点一线间,我细数着途经的博物馆,三四号线:延安西路—刘海粟美术馆、镇坪路—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接着顺着七号线一路向北:大场镇—中国乳业博物馆、上大路—上海木文化博物馆,最后来到目的地:上海大学博物馆。在这一路上,一方面我揣度着上海的博物馆的空间布局:内环线以内的密度很大,类别齐备;而一旦超出内环,博物馆不仅数量骤降,而且类别也主要局限于某些专题类、行业类博物馆——某种程度上,作为一家文物藏品与动物标本兼备的综合类博物馆,上海大学博物馆在大场镇区域可以算是独树一帜的存在,虽然目前坐落于校内、受制于疫情,我们仍然可以推想等疫情缓和后、新馆建成后,它应该有着不同寻常的社会职能和区域影响力——为此,我应该写一个什么样的展览大纲来作为我的实习作业呢?


另一方面,刘海粟美术馆是我不时就散个步进去逛逛的地方,元代水闸博物馆是我拉着朋友去过两三次的地方,中国乳业博物馆和上海木文化博物馆却是我未曾听闻,在地图上刚刚发现的存在。在这条通勤路线上,我从熟悉走向陌生。这无疑又像另一条路:若干年前我痴迷地逛着上海的博物馆,既感叹于展览的妙思,又对展厅背后的那片区域充满了想象:那里有着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做了怎样的事情?如何才有了这样的展览?相比于我对展区的屡屡到访、久久驻足,幕后显然是陌生的、神秘的。再后来,我毕了业、离了职、考了研,倏忽我发现自己正坐在这样的幕后:我也曾走进过库房,看着工作人员养护标本;我也曾跟着其他同学一起,面对着展览观众调查、藏品排架、展览运营等诸多业务活动。我从熟悉走向陌生,又走向了新的熟悉。在某种程度上,我是否能够宣称自己也算是个博物馆人了?

或许是吧。在有幸参加的一个面向博物馆从业者的培训班中,面对着其他的资深博物馆人,我感觉自己的身份是上海大学博物馆的实习生,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博学生。或许也不是。在实践性的学习中,我总发现自己的心之有余而力有不逮,时而焦虑,时而恍然。我离真正的熟悉,总还有着距离,永远都有。

或许还应该有着另一片“幕后”。在开始实习后不久,我的带教老师带着我参观他参与策划的几个展览。那是一个开心而疲惫的下午,仿佛是多重情境的交叠。讲故事的人时而大笔一挥,圈出几片界域;时而游刃于节者之间,謋然已解;时而又如穿针引线,缀起水田衣。造梦的人谋划着世界,他要二维的生长成三维的,要大方块时不时跳一跳,要苏州河流淌的不仅是时光,还有人情物事的纷繁。裒辑者追寻着秩序,将轴线延展,让谱系生长。还有,翻译家,赶进度的人,反思的人,不胜枚举。

从台前到幕后,从陌生到半生半熟。曾经的我只是观众,而现在的我已有了更多的包蕴。





上一条:活动回顾|博物馆党支部参观“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主题书法展”

下一条:观众调查 | 叮~您有一份“大任于斯 伟业流长——纪念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成果展”调查问卷,请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