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2021年5月27日,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上海大学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承办,上海大学博物馆、上海大学档案馆协办,“民族复兴的百年旗帜——中国历史研究院征集海外中共珍稀文献展”在上海大学隆重开幕。
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外近代中国珍稀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经过近十年努力,从十余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收集、复制一千万余页珍稀档案文献,其中包括近百万页中共党史文献,在不少方面填补了党史研究领域的空白。
本次展览是上海大学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向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致敬的系列活动之一。展览展出面积近600平方米,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5个部分。按时间脉络,展出了来自俄罗斯、美国、日本、荷兰等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征集的珍稀历史档案。通过370余份文献、图片,以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材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光辉岁月,让观众重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辉煌历程。绝大部分档案、照片是首次公开展出,具有重要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第一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设有专门版面“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上海大学”,展出了包括毕业证书样式、教职员名录、学生名录、上海大学教员沈泽民履历表、上海大学学生王稼祥履历表、上海大学学生杨之华撰写的卲力子小传、五卅运动宣传画等约80张老上海大学及校友的珍贵档案。
创建于1922年10月的上海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是一所被誉为“文有上大、武有黄埔”的红色学府。老上海大学以“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为宗旨,自创办之日起就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吸引了一大批名师贤达来校任教和演讲。大批共产党人的到来,为其注入了红色基因,其中邓中夏、韩觉民先后任校务长(总务长),瞿秋白、施存统先后任社会学系主任,蔡和森、安体诚、沈泽民等任社会学系教员,陈望道任中国文学系主任兼教务长。还有以张太雷、恽代英、任弼时、萧楚女、沈雁冰(茅盾)、田汉等为代表的“红色教授”,传播革命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海大学红色学府的名声日渐盛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海大学招收了大批进步青年,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运动培养了李硕勋、杨尚昆、王稼祥、秦邦宪等一大批干部。
老上海大学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上海大学秉承老上海大学的办学特色,将党的教育方针与学校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钱伟长教育思想。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新上海大学。同年,第十九次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将学校的建校时间明确为192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学校题写校名。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题词“发扬光荣传统,培育跨纪人才”,原国家主席杨尚昆题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央领导明确要求新上海大学要继承20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的革命传统,为学校建设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上海大学深入实施校史工程,以迎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以实施“校史工程”为着力点,进一步发掘老上海大学历史,将老上海大学的红色文化转化为育人资源,让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成为激励上大学子担当奋斗的动力之源,帮助广大学生孕育宝贵精神品格,坚定崇高价值追求。
展览作为新上海大学合并组建27周年纪念日系列活动之一,于5月27日在上海大学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开幕,面向校内师生开放。今天的开幕式,也是上海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百年党史千人讲”动员会,机关党委及所属各党总支、各党支部负责同志,各二级党组织代表都来到了现场,接下来的三个月, “珍稀文献展”将作为全校师生学党史、讲党史的“阵地”。
展览时间:2021年5月27日起
展览地点:上海大学博物馆一楼1、2号临展厅(南陈路333号)
开放时间:8:30-16:30(周一至周五)
*因疫情防控需要,校园暂时未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