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7日,由上海大学博物馆组织的上海大学暑期研修项目师生一行23人抵达日本长崎国际大学,开启了为期19天三周的博物馆学暑期研修。参加本次研修的学生是从全校招募选拔而出的,有文学院本科生7名,美术学院本科生5名,社区学院本科生3名,外国语学院本科生2名,机自学院本科生1名,理学院本科生1名,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1名,数码艺术学院研究生1名。

7月18日,开学仪式上校长和授课教师与全体学生的合影。
此次研修的接待方——长崎国际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国际观光学科,是该校的优势学科之一。为了让学生们能三周内尽可能多地学到博物馆学和日本文化的知识,日方精心安排了丰富的专业课程,还特地从日本国内请来了著名的博物馆学专家青木豊教授和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研究员本田光子女士来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设置了18种共计42个小时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博物馆概论》、《博物馆展示论》、《日本国立博物馆论》、《博物馆情报》、《日本文化概论》等。
除了听讲专业课程外,博物馆学实习课程也是本项目的一大亮点。研修期间,甲胄的穿戴与刀剑的保管、纸质文物的修复、复制、印拓及装裱、文物囊匣的包扎等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因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由教授亲身示范,随后逐一指点纠正,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实践了一个博物馆学艺员必须掌握的文物保管的相关知识与技巧。通过两周系统的听讲、实践,学生们对博物馆学有了基础的理解,在实践课上与文物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感受到对待文物应有的尊重和爱护,了解了博物馆内不为普通观众所知的幕后工作。

落合知子教授讲授文物囊匣的包扎方式
在校内接受两周的课堂学习后,由落合知子教授和下汤直树老师带队,学生们考察了长崎历史文化博物馆、长崎县美术馆、波佐见町陶瓷工艺文化遗产、有田烧博物馆、佐贺县立宇宙科学馆、吉野之里遗迹、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太宰府天满宫等各类博物馆,学生们实地观察各个博物馆的文物陈列方式、刀剑展示和保存技巧、日本神社的建筑含义等,将课堂上学到的博物馆学知识运用到博物馆考察的过程中。

2017年7月19日,由陶瓷专家进行指导后,学生动手绘制陶器。
此外,研修团师生对日本国立云仙地质公园进行了两天一夜的调查。此次调查由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池永正人教授带队,走访了云仙火山及周围的自然风貌,参观了云仙教堂、云仙地狱风貌、岛园小学遗址、岛园城、火山原理博物馆,边行走边学习,体验了与该校学生一样的上课方式。
为增进双方交流,在紧凑丰富的课程之余,长崎国际大学校方还特地安排了许多与师生交流的机会。在迎接我校学生的欢迎晚宴上,该校学生社团为大家演出了日本冲绳地区的传统祭祀舞蹈。在茶道文化体验课中,长崎国际大学理事长、镇信流茶道专家安部直树教授讲解了茶道的内涵精神,茶道教室的嶋内麻佐子教授带领学生教研修学员们穿戴浴衣,学习茶道步骤。在国际观光学科原哲弘准教授的带领下,研修学员们和该校学生一起出海考察了西海桥古航线,参观了无人岛遗迹。
在茶道文化体验课中,长崎国际大学理事长、镇信流茶道专家安部直树教授讲解了茶道的内涵精神。
2017年7月18日,在长崎国际大学食堂举行的欢迎会上,日本学生与研修团学生的会后合影。

池永教授带领研修团成员对云仙地质公园及岛园火山爆发遗迹进行为期两天的实地考察。
8月2日上午,该校在茶道教室为学生们举行了结业仪式,副校长木村胜彦教授向在场师生致辞,表示希望借此次研修项目加深中日高校师生之间的友谊,欢迎学生们以后也能再次来到长崎国际大学。副部长池永教授为学生们一一颁发了结业证书。在即将告别之际,落合知子教授和刘云枫老师在食堂为学生们举办了送别会,学生们借此机会总结了此次研修的收获,向长崎国际大学的老师们表达了感谢。8月4日,研修团顺利返沪,此次暑期博物馆学研修活动圆满结束。
8月2日上午,该校在茶道教室为学生们举行了结业仪式。
日本是一个重视文化的国家,在建设博物馆和管理博物馆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感谢参与组织活动的全体教员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研修团学员聆听了博物馆学的专业课程,实践了文物保护的制作流程,本项目成功实现了博物馆学启蒙教育工作的初衷,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收获良多。中国与日本有着相通的文化基石,从邻国对待文化的一丝不苟的态度中体会到建设博物馆和发展博物馆学事业的重要性。
本项目从2016年开始实施,今年是本项目实施的第二个年头,研修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和改变还在持续发酵中,相信他们会将在这三周里获得的感悟和激励,发挥到日常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