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在新落成的上海大学博物馆里,举行了“小报里的大社会——上海大学博物馆藏近代上海小报特展”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副处长俞真,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办公室主任沈丽丹,学校各相关部门、系统、学院领导,上海各博物馆和高校博物馆同行,媒体代表以及社会各界合作人士一百余人出席开幕式。仪式由上海大学博物馆(筹)馆长刘绍学主持。
开幕式上,段勇副书记首先致辞。他指出高校博物馆是服务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机构,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上海大学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新的载体和平台。作为以上海城市命名的大学,上海大学建设海派文化博物馆,建设展现老上海大学校史的溯园,要通过收藏、展示、研究、传播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推动上海建设三大文化品牌的规划与目标。
俞真副处长则从高校博物馆的视角,指出上海目前二十多座高校博物馆各具特色,为城市文化增添了靓丽的色彩。他希望上海大学博物馆在实践高校育人功能的同时,更进一步将文化育人工作推向广大中小学校,推向社会公众,发挥高校与高校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教育功能,成为上海文化的新地标和新品牌。
开幕式上,上海市收藏协会集报专委会会员杜永平向上海大学捐赠了从晚清时期的《申报》、《时务报》、《消闲报》,到当代《申江服务导报》创刊号等各类上海发行的报纸,共计5000余份。尤其是《申报》创刊次年,即1873年清代同治年间的一份早期《申报》,非常珍贵。段勇副书记代表学校接受捐赠,并向杜永平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
由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刘绍学担任丛书主编,郭骥副研究馆员等主编的《近代上海小报图录》同步首发,上海图书馆张伟研究馆员、沈丽丹主任、曹为民部长、上海大学出版社戴骏豪社长,以及郭骥副研究馆员向上海大学图书馆、一间书屋和学生代表捐赠了《图录》。该书为博物馆海派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收录有80种重要小报的图文信息,为近代上海新闻和报刊研究提供了参考。
本次展览展出了从1897年至1952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近代上海小报,包括《官场现形记》的作者李宝嘉于1897年创办的中国小报鼻祖《游戏报》,曾创下当时小报发行记录的《立报》,抗战时期由10家小报联合创办的《战时日报》等新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小报。《晶报》、《金刚钻》、《福尔摩斯》、《罗宾汉》等小报界的四大金刚也悉数登场,其中《晶报》被誉为三日刊小报的“开山祖”。近代上海滩闻名遐迩的娱乐场所大世界、永安天韵楼都有自己的“游戏场报”。《开麦拉》、《无线电》、《范朋克》的报名就体现出时代特征和流行元素。而以《海风》为代表的“海派方型周刊”,是小报史上不可略过的特殊小报形式。展览最后以《大报》和《亦报》收尾,这两份报纸与当时的《新民报》合并,是为今天《新民晚报》的前身。
展览从“消闲”和“游戏”、“大上海”的“新生活”、“社会”的“响”与“轰”等三个视角,展现了近代小报既具有娱乐休闲的一面,也具有揭露社会黑幕,关注人民疾苦的一面。尤其是一份珍贵的《上海报》极为罕见,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指导工人运动,于1929年以小报的形式在上海出版的通俗性报纸。报纸申明“是上海唯一替大众说话的报纸”,“是上海工人阶级——特别是工人群众之阶级斗争的工具”,内容着重反映“工人、农民以及士兵、贫民的生活状况”。该报屡遭查禁,多次更名,后来与中共中央机关报刊《红旗》合并为《红旗日报》。这与当时的《社会日报》、《立报》、《辛报》、《昌言报》等,都是那个时代具有正能量的报纸。
此外,展览还以实物和数字化的形式,展示了数百种各具特色的小报,既有《铜报》、《血报》、《小晨报》、《时代报》等珍贵的创刊号,还有《鸣报》、《物质救国报》等难得一见的小报。
上海大学博物馆位于宝山校本部东区钱伟长图书馆大楼的一、二层,目前已开始试运行。博物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以海派文化、上海方言文化,以及存在于1922年至1927年的老上海大学的校史为主题,讲述海派文化,弘扬红色文化,将建成上海的又一文化品牌和文化地标。
“小报里的大社会——上海大学博物馆藏近代上海小报特展”的揭幕,标志着上海大学博物馆正式启用。以后,博物馆将陆续策划推出新的展览,欢迎广大师生前往观展。
展览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6:00(周六、日暂不开放)。联系电话:66133465。
校外媒体对本次展览的报道:
《新民晚报》:《海派报纸里的大社会!每一份都离市民生活很近,其中最“长情”的是……》
《看看新闻》:《“上海大学博物馆藏近代上海小报”特展开幕》
《文博在线平台》:《小报里的大社会——上海大学博物馆藏近代上海小报特展开幕》